愛情心理學 -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戀愛模式?(上集)
- ftdfaith3
- 6月6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7月24日

揭密3種依附心理學理論,找到幸福關係!
你有沒有發現,自己總是被某種類型的人吸引?或者在親密關係中,總是不自覺地重複某些模式?這可能不是偶然,而是原生家庭對你的戀愛模式產生了影響!心理學家 Cindy Hazan 和 Phillip Shaver 提出的「依附理論」認為,我們小時候與父母的互動方式,會影響成年後的戀愛態度。依附理論將戀愛模式分為三種:安全型、焦慮型、逃避型。快來看看你屬於哪一種吧!
安全依附型:愛得輕鬆,感情穩定
安全型的人來自溫暖、支持的家庭,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,這讓他們在戀愛中自然且穩定。他們不會過度黏人,也不害怕承諾,能夠輕鬆維持長久的關係。
安全型戀人特徵:
有自信,愛得坦然,不會患得患失
不過度依賴伴侶,能享受獨立空間
善於溝通,能夠理性解決衝突
對感情充滿信任,不需要測試對方的愛
如果你是安全型,恭喜你!你通常能擁有穩定長久的戀愛關係,在感情中較少情緒困擾。
焦慮依附型:患得患失,愛得不安
焦慮型的人渴望愛情,但內心又害怕伴侶不夠愛自己。他們容易在感情中出現情緒波動,過度在意對方的態度,甚至因為害怕失去伴侶而妥協自己的需求。這種模式通常源自童年時期的情感不穩定,例如父母忽冷忽熱的愛、家庭衝突頻繁等。
焦慮型戀人特徵:
總是擔心對方不夠愛自己,容易過度在意細節
需要大量親密感,害怕獨處或被忽略
常測試伴侶的愛,例如製造情緒波動或故意冷戰
在感情中容易過度妥協,害怕衝突導致分手
如果你是焦慮型,別擔心!透過建立安全感,你也能擁有更穩定幸福的戀愛關係。
逃避依附型:害怕親密,保持距離
逃避型的人習慣獨立,對過度親密有防備心,不喜歡被依賴。他們可能在童年時期缺乏父母的情感支持,導致他們在戀愛關係中傾向保持距離,甚至對承諾感到焦慮。
逃避型戀人特徵:
在戀愛中習慣設立界限,不喜歡過度親密
遇到衝突時會逃避,不願深入討論感情問題
極度重視獨立,對被依賴感到壓力
不擅長表達愛意,讓伴侶感到距離感
如果你是逃避型,試著慢慢建立安全感,並學習與伴侶更深入地溝通。
依附型態可以改變嗎?
當然可以!你的戀愛模式受到原生家庭影響,但這並不代表你永遠只能是焦慮型或逃避型。透過 覺察、學習與調整,你可以建立安全感,讓自己擁有更穩定的親密關係。
下一篇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改善依附型態,幫助你突破戀愛瓶頸,打造更幸福穩定的感情!
Soulrity 的二人約會服務專為在澳洲/海外生活的單身華人設計。我們深刻理解你的需求與期望,致力於幫助你找到與你同文化、同語言的靈魂伴侶。
立即聯繫我們,開啟你的愛情之旅!
參考資料: 《依附》作者: 阿米爾‧樂維, 瑞秋‧赫勒







留言